设备出租 设备出售 设备求租 设备求购
按照《方案》公布的计划,山西省2023年180万吨年产量的煤矿,全部要开启智能化升级,且要完成80座的任务,2024年120吨年产量的煤矿全部开工智能化改革,且完成150座智能矿井。要在短短2年内完成这些工作,可是个大工程。为了能顺利的完成计划,《方案》中明确的拆分出来了6项核心任务:
1、统一煤矿智能化建设总体设计
2、规范数据标准和通信接口
3、因地制宜建设井工煤矿智能化各系统
4、高标准建设露天煤矿智能化各系统
5、完善智能化煤矿建设和评价体系
6、加强煤矿智能化建设评定管理工作。
在统一煤矿智能化建设总体设计上,山西将采用一套标准体系、构建一张全面感知网络、建设一条高速数据传输通道、形成一个大数据应用中心,这不是一家企业或几家企业的联合统一标准平台,而是山西全境范围内的标准统一化。面向不同业务部门实现按需服务,推进煤矿整体智能化建设。而这样进行顶层设计的好处就是,未来会将所有系统内的制造环节统一标准,为下一步无人化和数字化做铺垫。
在规范数据标准和通信接口方面,将建立统一标准的数据体系,统一规范物理、信息接口标准,支持多种数据服务、通信协议和接口,能够从各类仪表、模块等多种软件、硬件中获取数据,并能够通过开放接口向各种应用提供数据,从各种服务系统、应用系统和控制端获取命令,并能自动转发和执行命令。
这两个标准化的体系一旦建立,背后意味着统一的指挥系统和设备管理平台就指日可待,而煤炭智能化开采的一个基础就是——设备协同,所谓智能化煤矿,以国家的发展目标来看,是要实现井下少人乃至无人化的,那么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开采工作进行时的远程操控、设备状态的可视化进程管理等等都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而山西省在近日突然公布如此大的动作不仅仅是推进智能化矿山改革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是对山西市场上现有设备的改造升级有着极强的信心,目前的在产煤矿会逐步按照产能大小,设备自动化程度,逐步向成套化、智能化过度。届时一定会出现大量设备需要技改升级同时不具备技改空间的设备会逐步替换。
这不禁让人回忆起4月底国家能源局对智能化煤矿改造提出的推进工作部署。在提高安全生产保障的同时推进智能化改革。
智能化煤矿改革的前期投入已经约2000亿,采煤工作面是煤矿生产核心,也是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重点场景。采煤工作面的装备种类和数量众多,主要由落煤、支护、运输装备和供液、供电、通风保障装备等构成,装备之间需机械、电气、通讯协议、控制接口等多层面相互配套来保障正常生产。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国内能源支柱产业煤炭行业,一定会从开采生产的源头——设备智能化,数字化入手。逐步实现能源开采应用的高效改革。届时,生产设备的自动化/半自动化会过渡为智能化,二手煤机市场会逐步呈现一批有有强大技改设计能力的服务商,以技术驱动逐渐形成服务壁垒,和其他设备的简单供方或中间商形成明显的区别。
了解更多设备信息,尽在易装备微信(ID:ZZMJ-SD),欢迎关注。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易装备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